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 )
①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②汉代“内朝”的形成③唐代“三省”的设置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从汉代开始,封建帝王有时会颁发给功臣重臣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即“铁券”,民间一般称“免死金牌”。这种现象: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在出土的秦代砖文中有这样的记载,“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