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最终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1)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哪一个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或实现国家长久稳定)。郡县制 (2)旧俗与汉法之争。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3)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 (3)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可以看出丞相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由“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可以看出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采纳李斯谏议实行郡县制。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可以看出分歧是旧俗与汉法之争;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冲突碰撞。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可以看出元朝在地方创设了行省制;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和省制的开端几个角度回答。 (4)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地方实行了郡县制和行省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制度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本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C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查看答案

据《夷氛闻记》记载:“(夷兵舍命突围出)无奈人如山积,围开复合,各弃鸟枪徒手延颈待戮,乞命之声震山谷”。这说明三元里人民抗英(    )

A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侵略气焰

B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

C取得了抗英斗争中的决定性胜利

D形成了全民族团结御侮的新局面

 

查看答案

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 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