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都省”是指管辖河北、山东和山西的行中书省

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

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委派官员担任

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官员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结合所学,都省指中书省而不是行中书省①,排除。其他均符合材料。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行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柜坊、飞钱开始问世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 “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查看答案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的侧重点则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突破与创新

在民主政制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在他看来,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联系与区别

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从根本上是正相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家往往在强调“民本”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因此,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者同时也是君主主义者。

——俞可平《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至于民主共和之新政体,以理论言之,与我先民以往政治理论及政制精神靡(无,没有)不合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原因

(2)材料二在“民”的认识上有何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宾诺莎的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如何体现的?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其中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的区别”,选择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52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他们是从当年14717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9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1978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

系别

姓名

派往学校

所学专业

回国时间

化工系

曹小平

伯克利加州大学

理论固体物理

1981.4.11

无线电系

彭吉虎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

波导光学

l1981.1.3

工程物理系

张育曼

伯克利加州大学

反应堆物理计算

1981.10.19

工程物理系

赵南明

伯克利加州大学

生物物理

1981.4.14

计算机系

郑衍衡

普度大学

平行处理及多机系统

1981.3.6

自动化系

李衍达

MIT

地震波的信息处理

1981.4.11

水利系

张楚汉

伯克利加州大学

坝工抗震

1981.6.1

机械系

柳百成

威斯康星大学

铸工冶金学

1981.1.1

化工系

催国文

MIT

高温陶瓷

1981.1.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比较19世纪70年代和1978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简要分析两次赴美留学出现的原因,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