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洪武28年规定,凡洪武27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征税)”“若...

明洪武28年规定,凡洪武27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征税)”“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导致了土地兼并加剧                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               D增加了农民的税赋负担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等,表明新垦田地不收税,而鼓励垦荒易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选C。题干中没有显示土地兼并,排除A。题干中没有涉及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提及降低赋税的问题,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明朝土地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

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

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

 

查看答案

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查看答案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右图为青铜器“卫盉”,是西周时期的文物。器内盖所铸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 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货币单位)的玉质礼器和价值二十朋的皮裘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这说明当时的西周( 

 

在货币交易的现象

②出现土地转让的情况

③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④青铜铸造业超过商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