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材料提供的一组时间和发展特点,即洋务早期(六七十年代)初开.清朝末年(19世纪末)移风.民国初年(20世纪初)飙转豹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间段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吻合,特点相似,故选A。B项错误,近代传媒的发展并未经历着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CD项错误,政治和思想领域里的变革开始是从19世纪末期开始的。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土 (农具)啖(食”。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12年,孙中山签署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和“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1913年,第一届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拟订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进一步完善了《临时约法》。但袁世凯将该草案束之高阁,不许交国会讨论通过。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提出《增修临时约法大纲》,规定新约法采纳了旨在改行大总统集权制的七条原则。同年,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1919年,皖系军阀段祺瑞炮制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1923年,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行贿收买国会议员的办法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很快制定并公布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

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后,下令取消《中华民国宪法》,宣布1912年的临时约法失效,消除国会,并于1925年炮制了又一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摘编自王仲修《中国宪政的历史、现状及改革》

(1)根据材料,归纳北洋军阀时期宪政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军阀时期宪政运动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