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阅读下列材料,...

(15分)有人说,丞相这一制度的开局是个喜剧,而结尾却是一个悲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材料二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材料三  《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宰相的职责。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三个阶段的变化依次是什么?你认为宰相制度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演变的内在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3)材料三中前后两史实有何主要异同?

 

(1)职责: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揽全国政务的人。 (2)变化: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推动力: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冲突。原因:国家政权的正常运作要求在皇帝的专制之下宰相有效地行使职权,而宰相权力的扩大又必然削弱皇权。皇帝既依赖宰相治理国家,又对宰相存有疑忌之心,不时地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相权,分散相权。于是,“三公制”因此也逐渐演变为“三省制”。 (3)相同点:都改任亲信或身份低微的人辅佐皇帝;都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都反映了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点:汉武帝采取措施将丞相排除出中枢决策的核心;明太祖则废除了丞相。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宰相的职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紧扣材料一信息“宰相者,上佐天子”.“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揽全国政务的人,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关系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以及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的“变化”,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相关史实,把握到“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关于第二小问的“推动力及原因”,紧扣材料二信息,把握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和认知,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考查的是汉朝“中外朝”制度与明朝废除丞相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异同”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紧扣材料三信息,可知材料提及的是汉朝“中外朝”制度与明朝废除丞相制。关于“相同”,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都改任亲信或身份低微的人辅佐皇帝.都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都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加强等。关于“不同”,把握到“对丞相的处理程度不同”,即汉武帝采取措施将丞相排除出中枢决策的核心.明太祖则废除了丞相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设立内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三  “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人士的哪几方面能力?

(2)据材料二分析,到了宋朝,在科举制影响下,产生怎样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

(3)材料三中“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材料中认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6分)

(4)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十多年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清代是一个停滞的时代没有外力就不能发生变化的时代”,现在这一观点转变为“清代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其发展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的成长。”对这种变化的正确认识是  

A.前一观点错误,后一观点正确

B.时代进步使史学研究更加合理和科学

C.清代发展问题模糊不清难以界定

D.史学研究的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查看答案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查看答案

《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境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查看答案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