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与材料中“康德(1724―1804)宣称”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表明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中“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等于认为所有君主都具有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只是条件之一,没有涉及推崇军国主义,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观点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与康德等,其中,康德把理性精神发展到成熟。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

 

查看答案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查看答案

1973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议今后3—5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后来利用这些设备,我国兴建了27个大型工业项目,促进了中国基础工业,尤其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这表明

A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B毛泽东执政时对外开放政策已启动

C中国已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国家已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

 

查看答案

1933年初,蒋介石发表演讲称: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预计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蒋介石接受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

B. 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C. 蒋介石为鼓舞民众做虚假的抗战宣传

D. 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明显错误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如下论述: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故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当时诸大师,皆遗老也。其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上述这一“演变”具体是指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宋明理学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明清儒学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