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 【解析】 试题分析:“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可以看出商人的地位低下;而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商人的地位提高,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    )

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

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

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

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史》记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 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 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

A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

B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C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

D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

 

查看答案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邦联制原则 ③分权制衡原则 ④民主共和原则(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

A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B民主限制希腊人自由

C个人生活从属于城邦

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