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来吸收工业化资...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来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问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本主义拒绝借款给苏联,又不能“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因此,只能通过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公投又一次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欧洲。“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两极格局下已呈现出政治多极化趋势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

 

查看答案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来

 

查看答案

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D电报的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学者张芝联说:“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这部宪法是指(    )

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国宪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