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体现的是“一边倒”,与材料信息“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不符,排除A;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信息“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一致,B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材料信息“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排除D。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    )

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

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

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查看答案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的战争特征

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

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

D材料反映的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

 

查看答案

下面是黄安地区民谣《青年当红军》的歌词对白。

父亲:“要跟着共产党拥护苏联,打破那旧世界革命实现,建立了苏维埃人人平权。”

儿子:“我今日去参军开上前线,替工农争自由夺取政权,消灭了反动派实现共产,全中国受苦人齐把身翻。”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

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辱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

 

查看答案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