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通过对该表的分析...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时期

地区

西汉(公元2年)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表信息可知,西汉至南宋时期,我国人口密度呈增大趋势,这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故①正确。西汉至唐朝,唐朝至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变化较大,故②不正确。③与图表信息不符。人口的南移反映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故④正确。因此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 “角色”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

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

 

查看答案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查看答案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    )

A各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

C商人与政治家比肩的社会地位

D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