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

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限定是从“复苏”到“繁荣”,即美国的20世纪80-90年代。结合所学,二战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排除A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是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之一,排除。结合所学,“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美国实现从“复苏”到“繁荣”。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查看答案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称赞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查看答案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上海自贸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