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1944年夏,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当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

 

(1)流向1: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流向2: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经济联系也是重要原因。 (2)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中居于中心地位。 看法: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合作共商的结果;也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西欧国家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要回答出两次的流向,第一次是因为新航路开辟所以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而二次流向则是因为欧洲国家为了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而使白银流向了中国,本问关键在于一定既要解释清楚流向又要解释清楚相应的原因。 (2)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主要从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英国众多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中居于中心地位等多角度分析,正是这些因素才使英镑的地位高。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主要从这个体系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体系以及这个体系的经济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多角度理解,当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也可以直接按照教材上的相关评价进行回答。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取消衰败选区,将空出的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尤其是工业城镇;新增选民在农村实行年收入10英镑以上的公薄持有农及50英镑以上的租地农选举权标准,在城镇则实行10英镑财产的房产持有人选举权标准

1867年议会改革法案

在城镇,凡是纳税的房产所有者或租客,只要拥有10英镑以上的财产,即可获得选举权;在农村,拥有5英镑的财产或租用价值12英镑地产者,均可享有选举权

1884年议会改革法案

取消农村与城镇选区的划分,依据人口比例重新划定选区,取消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将选举权授予所有成年男子

1918年议会法案

年满30岁的妇女享有选举权

1928年议会法案

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完全取消,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月13日,孙大总统提出辞呈,并举袁自代,15日参议院表决一致通过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6日,袁世凯致电参议院,表示接受临时总统职务,下午,袁剪去长辫,表示以新形象来当民国总统。20日,临时参议院公举黎元洪任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至此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1)概括材料一表述的历史现象,分析其成因。

(2)归纳材料二中学者的观点,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

 

查看答案

加强法制建设,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有民主性、革命性。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二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也必然要求罗马法精神的复兴,当然绝不可能是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在中国的重现和恢复。

——江平《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民主性”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复兴罗马法精神的背景。为什么在中国不可能“重现和恢复“两千年前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查看答案

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查看答案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查看答案

阿瑟·小施莱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指出:“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材料内涵的实质是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

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

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