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一现象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元朝
D.明朝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
A.加剧内忧外患
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
C.激化中日矛盾
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