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按顺序书写唐朝丞相所在部门名称。

3根据材料3概括明朝在丞相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 (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3)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 【解析】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需要读懂材料原意,结合教材知识理解并归纳。“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丞相的作用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材料的意思是宰相要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 (2)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职能相互分工和制衡,分工明确,效率高,确保了皇权的独尊。这一制度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是皇权加强有效分割相权的中央制度,也是古代中国的制度值得今天我们借鉴或思考的措施之一,使得中央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3)“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材料反映了秦朝设立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废丞相之后,权分六部。分别设立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管理国家的行政、司法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就是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通过逐层分析,纵向对比,就能概括出明朝的在政治特点。 (4)“共承庙宇,统理海内”,秦汉时期,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唐宋时期,宰相的权力不断分割,削弱,君主专制得到加强,但是仍然不敢独断专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明清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失去相权的制约,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可以答出发展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废除丞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议会开会时执政党和在野党各自分开就坐中间是议长你认为双方在议会中的人数

A.执政党一定占多数

B.在野党一定占多数

C.执政党不一定占多数

D.在野党不一定占多数

查看答案

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国家元首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外行使一定的权力”

 

查看答案

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

①君主立宪制②责任制内阁③政党政治④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君权神授”

C.掌控议会

D.“统而不治”

 

查看答案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商人的权力

B.国王的权力

C.平民的权力

D.教会的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