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心者,万事之原也。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

“心者,万事之原也。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世界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有其积极之处,主要体现在于要求人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自身先正,材料的主题也是强调着一点,选B。心外无物的世界观是陆王心学,但没揭示材料的主旨,不选A。材料强调的是克己省身的修养论而不是推己及人的世界观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D是均不能选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修养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有利于

A.提高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官吏选拔手段

C.打破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宰相制度走向解体

 

查看答案

学者金庸说:“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金庸的观点是

A.宗法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宗法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C.分封制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D.分封制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