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错误...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A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

B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

C192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故A正确,排除。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只能说明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不能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1926年的“革命”一词大增,这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故C正确,排除。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故D正确,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背景影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查看答案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虎门销烟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B领事官行使行政管辖权

C体现国际法中主权平等原则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查看答案

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着火的房子”,反映英国与北美人民的矛盾激化

B“人类的五分三”,指统计人口时黑人的计算方法

C“小州的胜利”,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局限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