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诡异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
A.遵义会议
B.国民大革命
C.重庆和谈
D.社会主义改造
“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C. 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史事解读正确的是
| 四川史事 | 史事解读 |
A | 1910年,《蜀报》第四期刊载吴虞《辩孟子辟扬墨之非》一文,为四川最早反对封建专制和儒家学说的文章。 | 《蜀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
B | 1911年9月30日,同盟会员吴从周等率蜀北民军攻下广安城,结束清朝对广安的统治。 | 四川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 |
C |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 |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
D |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 “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A.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
B.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
C.192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