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文明的并存(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材料二 东西文明的碰撞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以文明自居,而把其他没有中国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番.鬼。20世纪初中国把西方的“Modem”翻译成“文明”,“文明”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文明戏”。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体制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国民革命运动能够充分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B. 该现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
C. 该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得到改变
D. 作者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
孙中山曾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改良道路受挫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D.洋务运动失败
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1921年梁启超表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梁启超
A.对辛亥革命从颂扬到完全否定
B.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
C.从注重政治变革到只看重文化变革
D.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这说明英.法.德三国
A.议会都居于国家权力中心
B.法律地位至高无上
C.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权力
D.政体都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