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潮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民主独立
阅读《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表》。对统计表的解读有误的是
A.商办企业资金少,数量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
B.洋务企业资金较雄厚,但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
C.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压制民族企业发展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促进了商办企业发展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有关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