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数量、牲畜产品率、作业方法、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31.4公斤还要低。

材料三: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1美国农民为何会收入锐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收入?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如何评价这个运动?

3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得益者,请结合史实从经济方面加以说明。

 

(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措施: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2)特点:公有制,计划经济;范围广、规模大;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民的利益。评价:积极性:①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②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消极性:①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外开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免农业税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1932年,……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美国农民为何会收入锐减: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收入: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2)根据材料二提到,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公有制,计划经济;范围广、规模大;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民的利益。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一分为二评价这个运动:积极性: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消极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本题要求学生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结合史实从经济方面说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得益者。据材料三提到,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外开放。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土地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表,观察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

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

(1)阅读材料一,从上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变化?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19年,太原郊区的刘大鹏写道:“五更各庙鸣钟,惊醒世人早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他在此表达的是

A当地习俗中过年应名钟、迎神和放炮

B在乡村推行民国新习俗需要假以时日

C乡村里民国倡导的民主观念比较淡薄

D当年百姓和官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

 

查看答案

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是一把双刃剑

B缩小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资金缺口

D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时机

 

查看答案

某国际机构曾指出菲律宾国内电价过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足,这有碍菲贫困人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该国际机构最有可能是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了一系列困境,如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为此西方国家采取的重要举措不包括

A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

B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出售国有企业给私人

D大大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