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C.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中正
D.通判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挫折篇
材料二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调整篇
材料三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请回答:
(1)自1500年以来至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和发展,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办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大经济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数量、牲畜产品率、作业方法、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材料三: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1)美国农民为何会收入锐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收入?
(2)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特点?如何评价这个运动?
(3)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得益者,请结合史实从经济方面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表,观察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动
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
(1)阅读材料一,从上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一变化?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