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章炳麟(号太炎)看来,“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其中庸之道,“多在可否之间”,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保皇派以儒家所倡的道德相标榜,实际上却是一群“志在于禄”、“污邪诈伪”的伪君子。他提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养成知耻、重厚、耿介和必信的优良品质,能够对革命事业“确固坚厉,重然诺,轻生死”,即使是“私德"、“小德”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任天下之重”。

材料二  (章炳麟)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洋洋数万言,严夷夏之防,大复仇之义,截断众流,振响人心,予孙中山当时所领导之民族革命运动以一大声援。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

——苏渊雷《章太炎与孙中山早岁论政之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

 

(1)传统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儒家伦理道德具有虚伪性;做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性的革命者,才能为革命所倚重。 (2)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提到,“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是封建统治者的“南面之术,愚民之术”。……“无道德者不能革命”的论断,强调“革命者”应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据此即可概括章炳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到,同盟合流而声势益为浩大,辛亥之成功,章氏之力为不少也。然章氏志在排满,仅言光复……后在日本作代议然否论,以代议制为封建之遗物,非中国所宜,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要评价章炳麟的民族主义思想:激发人们的反满情绪,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征。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章炳麟·思想评价 【名师点睛】章炳麟,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炳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也是一位在国学上有多方面造诣的著名学者。形成章太炎思想的背景主要来自四个渊源:一为受乾嘉考证学的影响,讲求客观实证;二为跟随晚清诸子学兴起的潮流,对荀子、庄子、老子三家思想加以揄扬,尊子贬孔;三为受到严复的影响,在其早年的文章中尤其多以进化论作为理论架构;四为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唯识论,是章氏后期思想的支柱,使其思想体系中充满个体主义、相对主义的色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官僚士大夫王淑文等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46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革终以失败而告终。

——摘编自王觉仁《永贞革新:一场飘风骤雨的改革》

材料二  韩愈在《永贞行》中认为革新派是“小人乘时愉国柄”;又直云:“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革德宗末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亦云善矣。”806年,刘辟举兵造反,807年,镇海节度使李锜因不愿入朝,亦举兵造反,815年,节度副大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并助吴元济与朝廷对抗,结果都被平定,唐宪宗元年起(公元806~820年),发生了持续多年的牛李党争。

——摘编自张铁夫《论永贞改革的结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韩愈、王夫之的观点,并对“永贞改革”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止,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实质。

 

查看答案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万

1125万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900万左右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出现什么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②经济区域化使经济全球化无法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现代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阶层受惠多。其积极影响

A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B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