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

D善于积累经验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查看答案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

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费正清著《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二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高全喜《立宪时刻》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鼓励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就官僚,成绩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功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结合史实分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保守与激变”为主题对辛亥革命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