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B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所以D项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查看答案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

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