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曲辕犁出现在唐朝的东江地区,与题意时间不合,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B项排除;汉代纺织业已出现绒类织物,且汉朝与古罗马即大秦由商业往来,故C项正确;定窑孩儿枕出现在北宋时期,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手工业的发展·汉代丝绸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郑国渠开凿成功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C.体现了中国古代新疆人民的智慧

D.为四川地区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纂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图9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