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四
科举者,……专取四书刊号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2)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