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太平军
B.洋务派
C.八国联军
D.义和团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黄仁宇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据此材料,“官僚政治”在“第二帝国”的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儒学开始影响官僚政治
C.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D.世家大族垄断官场被破除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占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郡,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严重威胁中央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