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增加,故B正确。当时没有实现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故C排除。当时欧美对华经济制裁仍然存在,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苏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看答案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查看答案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下图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