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

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得出刘锡鸿对自己所见到的英国政治风俗有值得称道之处。但他是用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儒家的价值观来看待西方文明的成就,故A项正确;据材料“无闲官,无游民,……,无残暴不仁之政”得不出民主和法治精神,故B项错误;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刘锡鸿对西方持否定态度”,表明他反对学习西方,而他支持学习西方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唐才常等在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之后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意在

A.革除传统儒学教育的弊端

B.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

C.增强国人的政治民主认知

D.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

 

查看答案

“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查看答案

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

 

查看答案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查看答案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B.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C.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