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初期国家机关的职权设置来看,虽然在《共同纲领》和宪法中分别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权的拥有者,但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务院及其之后的国务院所制定的法规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占建国初期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承担了国家绝大部分的立法任务。这主要表明建国初期
A.《共同纲领》和宪法均至高无上
B.民主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还不完善
C.人民政府的职能得到逐步完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1935年6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突出了“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
A.接通苏联,获取援助
B.积蓄力量,准备反攻
C.打破围剿,开始长征
D.主动出击,国共合作
洪秀全坚持说“他和基督是平等的”。洪仁玕拒绝外国传教士直接向群众传播“福音”时说:“关于这一点,天王不愿依赖外援。他认为中国人可以自己做这件事,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尊严,不愿意从外国人手中接受福音。”这反映太平天国
A.闪耀着独立自主精神的光辉
B.与以往农民政权有本质差异
C.坚持其民族平等的外交政策
D.利用宗教宣传民族独立观念
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据此分析,刘锡鸿
A.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
B.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
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批判
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
梁启超、唐才常等在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之后,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意在
A.革除传统儒学教育的弊端
B.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
C.增强国人的政治民主认知
D.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