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的城镇化:最早的“城里人”是什么人?》一文指出,唐末以来城乡人口分别称作“坊郭户”“乡村户”。综合中外学者的推算,坊郭户占总人口比例如下图,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B.全国总人口的不断下降
C.战争对城市的不断破坏
D.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郑观应在评述某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说:“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京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他实际上主张
A.国家政权与民间资本相结合
B.政府广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C.发展工商业以抵御列强入侵
D.国家加大力度扶植私人资本
王家范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西南北还有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上述材料可以表明江南市镇
A.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B.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C.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D.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记载,唐朝时,“庶人以白”,明令平民衣着不许染色,只能用麻布本色;(宋)端拱二年(989年)诏令:“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这说明唐宋时期
A.强调社会地位差别
B.纺织技术提升较慢
C.市民阶层需求不高
D.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从《齐民要术》的目录来看,养殖方面的顺序为牛、马、驴、骡、羊、猪;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起来看,二者的内容约成79.01:20.98之比。这说明当时的北魏
A.非常重视畜牧业领域的开拓
B.受到汉族生产方式的影响
C.提升了牛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据《南齐书》记载,“贵仕素资,由门皆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B.当时社会的平民化趋势非常明显
C.阻碍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