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否则就‘建不成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基本被清除
C.部分清廷官员逐步认同近代观念
D.晚清时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
B. 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
C. 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 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 钢(吨) | 生铁(吨) | 煤(吨) | 锰矿石(吨)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1936年 | 4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1937年 | 556347 | 958683 | 37230469 | 79187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可以说明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