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

“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

材料二

春秋时期,内外发生种种权力斗争……以及列国之间的兼并,都会改变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于是,不少社会的上层人物作为斗争的失败者,却下降到社会的底层。……他们具有下层前所未有的动能,社会整体遂拥有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与进步。许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孔子、孟子,都是没落的旧贵族或其子孙。

——许倬云《说中国》

材料三

“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所占据的中心位置是和科举(广义的)制度分不开的。通过科举考试(特别如唐、宋以下的“进士”),“士”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着眼于此,我们才能抓住传统的“士”与现代知识人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的区别,清末(即1905年)废止科举的重大象征意义在此便完全显露出来了。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士”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原有“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的阶层特征,并指出推动传统的“士”阶层向现代知识人转换的关键性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这句话的理解。

 

(1)分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为贵族阶层;庶人、工、商属于平民阶层。地位:“士”为贵族阶级中之最底层(或“士”为低级之贵族)。 (2)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动。影响: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或动能)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3)特征:知识阶层(有文化优势);权力阶层(有政治优势);得益于科举制。因素:科举制被废除。 (4)理【解析】 “士”的变动与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士”的地位。 (2)据材料二提到,春秋时期,内外发生种种权力斗争……以及列国之间的兼并,都会改变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他们具有下层前所未有的动能,社会整体遂拥有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原有“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影响。 (3)据材料三提到,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所占据的中心位置是和科举(广义的)制度分不开的。……清末(即1905年)废止科举的重大象征意义在此便完全显露出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的阶层特征,并指出推动传统的“士”阶层向现代知识人转换的关键性因素。 (4)本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对“‘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这句话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士”的变动与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相互影响,彼此促进。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士”阶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影响 【名师点睛】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但是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科举制实行,通过科举考试(特别如唐、宋以下的“进士”),“士”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查看答案

20世纪4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对战后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向各国提供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

B.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贸易自由化

C.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构建了制度框架

D.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经济援助

 

查看答案

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

C.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