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
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看作是不正统,遭到满朝官吏的非议,史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作祟
B.传统宗法思想观念的影响
C.武则天执政能力不佳
D.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
第三产业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材料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
请回答: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还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道,柯必由李乎?……自唐至今,以诗斌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度之?”
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迷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能!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斌及其入官,士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放坏人才,致不如古。”
——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
(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练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l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