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姚余栋在2011年1月出版的《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一书中指出...

姚余栋在2011年1月出版的《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一书中指出:公元11839年是“辉煌时代”,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这里的“‘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的含义是中国古代农业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B.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是高技术投入下的低效率生产

D.是简单协作的循环再生产

 

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说明古代农业投入高,效率低,C项正确。A中最发达没有可比较性;B中技术领先不符合题意;D中简单协作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特点 【名师点睛】掌握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蜀汉政权国力弱小,兵力不足。以四川盆地为中心,涵盖了盆地四周诸多少数民族。曹魏虎视于此,孙吴窥伺于东。如果民族关系处理得好,不仅可造就一个安定的后方,而且还可以得到大量兵源和物资补充,增强蜀汉北伐的力量。

诸葛亮对“西南夷”各少数民族进行和抚,对少数坚持作乱的大姓豪酋,坚决用武力镇压。叛乱平定后,又根据这些大姓豪酋的政治表现,分别委任大小不同的官职,基本上仍然让他们管理本地区的事务。如让建宁大姓爨习当领军,让朱提大姓孟琰当辅汉将军,让孟获当御史中丞。北部羌人马超、姜维归属之后,诸葛亮也予以重用,姜维被任命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守西北边陲,联合西北各民族抗魏。诸葛亮“六出祁山”,氐族、羌族人民为蜀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在战略防御和北伐中,当地民族的地方武装充实到蜀军,使蜀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北部祁陇地区提供的马匹、小麦等既增强了蜀军的战斗力又减轻了蜀军辎重粮草运输的压力。

——摘编自李小龙《论诸葛亮民族政策的启示意义》

(1)根据材料,分析诸葛亮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葛亮采取的民族政策并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卢梭认为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公共意志不可以被代表,主权者是由全体缔约者的公意而产生的“集体生命”,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所以主权也不可以被代表。卢梭认为,转让主权就是出卖自由,出卖自由也就等同于贱卖自己的生命。在卢梭的理想状态中,无论是政法还是执法,都是公民直接参与完成的。公意只有一个,要么是公共的,要么就不是公共的;要么是人民团体的,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前者一经宣示就是主权,而后者就是个别意志;主权作为公意的体现就是唯一的,如果主权被分割,则违背了公意的完整性。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坚定了民主信念和人民的主权思想,法国人民从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中找到了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为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刻上了民主的烙印。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帮助人们推翻身上的牢笼。

——摘编自贾丽艳《解读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根据材料,指出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思想对法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彼得大帝1721年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牧首,削弱了教会反对派的力量,确立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以主教公会集体领导代替牧首一人领导。之后对修道院和修道士制度采取取缔政策,还要求神职人员和教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自己效劳。通过改革,彼得大帝将教会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又夺得了教会的大量财产来维护自身的世俗封建统治,使断绝了财源的教会心甘情愿成为自己进行专制统治的最为忠实的附庸。

斯拉夫人文明程度较低,接受基督教时间较晚,东正教传入后只得与斯拉夫人的原始崇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维持下去,俄国形成了一个以军事贵族集团为主体的世俗专制皇权。在与世俗专制皇权并存时东正教只能通过依附并服务皇权的形式才能够得到上层的有力支持。由于双方上层拥有共同利益,便逐渐形成了政教勾结、政主教从的局面。无论是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还是彼得大帝,亦或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是其他的几位女皇,都把控制教会作为自己进行统治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编自王伟《罗曼诺夫王朝早期两次宗教改革与沙俄政教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庞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揭开了现代批孔的序幕,立下过不朽功勋。”与此类似的说法出现在朱玉湘的文章里:“‘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战斗口号,……立下过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主将”。而吕振羽早在1940年就已指出:“在反封建文化斗争的高潮中,曾产生一部分自由主义分子的盲目反古的倾向,即反历史主义的倾向。他们无视伟大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几乎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切都是要不得的,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一时就抹杀了发展到那样高度的中国封建文化的一切,不去估计其巨大的创造成果和它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杨华丽《新时期以来“打倒孔家店”口号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