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他在此着重强调了赫鲁晓夫改革
A.—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
C.主张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D.后期趋于保守使改革陷于停滞
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1973年12月持续到1975年5月,GDP下降了5.7%,工业生产下降了15.1%。为走出困境,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对外援助经费
B.扩大社会福利开支
C.收购国内私有企业
D.减少经济干预力度
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国有制为主体
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19世纪末,晋商创造了“身股”概念,即财东允许掌柜(经理人)等重要伙计以人力充顶股份,并参与分红。二战后,西方国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推行了类似制度。这种制度
A.实现了西方国家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B.赋予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平等地位
C.有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D.刺激了西方国家证券市场高度繁荣
学者辛子陵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
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美德试图争取苏联结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