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到20世纪80年代,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恢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益源庆醋厂是太原市一家久负盛名的老字号,20世纪50年代开始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1956年“益源庆”收归到太原市新星食品酿造厂,成为该厂专门制醋的一个车间。国家对益源庆这类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
A.走集体化道路
B.没收为国营企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资本家自愿捐献
1953年2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在这里,“组织起来”指的是
A.建立合作社
B.实行计划经济
C.推行公私合营
D.开展生产互助
“一五”计划时期开工项目共147项,其中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7项,机械24个,轻工1项,医药2项,军工43项。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农业的发展速度放缓
B.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
C.工业布局发生了变化
D.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在苏联历史上他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文中的“他”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