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摘编自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国民平等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战略转移”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西安事变
1923年中共“三大”指出:“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以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D.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