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
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土地从国家所有彻底转变为私人所有
C.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完全分离
D.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产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正常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主要表明恩格斯
A.充分肯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B.指出德意志帝国工人运动频繁
C.指出立宪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A.英国的君主立宪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了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参政意识有所加强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界定
B.立法的完整性
C.立法的出发点
D.打击犯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