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

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

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

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家思想相关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以吏为师”源于法家的教育主张,是指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应该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由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在“三代”夏商周时期就“以吏为师”,秦朝只不过将此规定进一步强化而已,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夏商周时期“儒法并重”以及“刑主德辅”的思想,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重用法家,C项错误。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还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君舟民水

D.兼爱非攻

 

查看答案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查看答案

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这实质上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最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民权主义,三是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最完美的国家”是何意?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最完美的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