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秦汉史》中说:“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此由汉廷君臣,...

钱穆在《秦汉史》中说“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粗定规模。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其所由与秦政绝异其趣者正在此。”钱穆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B.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

D.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可知,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不了解朝廷政治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道家无为而治导致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汉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后其地位并不是稳如泰山请指出古代史上儒家思想遇到的主要挑战。

4)儒学家们是如何应对上述挑战的?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比较项

西汉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简明宋史》

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海神州年中国历史地理丛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国。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观察下图

图一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诸侯有何义务与周天子之间是何种关系

(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查看答案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查看答案

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