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题,清末“新政”开始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光绪帝仓皇西逃之后,戊戌变法则发生在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后,二者都是发生在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二者都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制度;二者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都是最高统治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概括下来主要有三个共性: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是以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学习西方”、“侧重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第(2)小题,对于改革的结果差异,可以从影响改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大的方面分析。客观方面:从国际形势看,列强对这两次改革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戊戌变法时列强更多的是冷眼观望,而新政时列强则是以持支持态度为主;从国内看,戊戌变法时国内反对派势力强大、抵制变法,地方实权派也鲜有支持变法。但是“新政”时地方实权派则是十分支持和配合。主观方面:戊戌变法所依靠的光绪帝手无实权,“新政”则是在实权派慈禧太后的主导下进行的;同时戊戌变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操之过急的问题,相对而言,“新政”的措施比较缓和,有利于新政措施的落实。清庭改革的实质必然是维护统治,又由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革命之风日盛,清廷改革的另一个目的是以改革抵制革命、扼杀革命。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合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你赞成材料二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汉时期开始从封建制向官僚制过渡但这也仅指行使统治的组织机构的形式即官制而言的至于具有行政管理技能的官员和理性的法律这两点在秦汉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都一直尚付阙如致使中国早期的官僚制萌芽一直未能发展为现代的官僚制。

——马克斯·韦伯

材料二

(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事实上,它们有的造福于公共利益,有的则造福于私人。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材料三

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HGCreel顾立雅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

请回答

1简述汉代完善官僚体制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无法发展为现代官僚体制

(2)指出材料二中罗马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法是如何有利于“罗马国家稳定”和造福“个人利益”的?

3村料三中学者认为科举制和罗马法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对后世的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查看答案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其关键核心是民主宪政可以

A.改变人使之友好相处

B.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

C.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D.有效地限制权力

 

查看答案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