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找到的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C.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B.“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C.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D.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董仲舒《天人三策》载:“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与此观点相异的表述是
A.强调君主应推行仁政,顺应民意
B.天与人可以相互感应,互相影响
C.灾异虽是天的旨意,却是根据帝王所作所为做出的应答
D.一定程度上对帝王的行为是一种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