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

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

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重证据

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

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

D.唐代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说明御史在行使纠举要对上报的事件进行反复查实和推理、核实之后才能对官员行使弹劾的权力。B项说法错误,C项概括不全面,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唐代监察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的更加准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2)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这些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查看答案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二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力、有关国际法事务的行政权力和有关公民法事务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成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李贽、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所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比较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思想体系的不同。并分析造成两种思想体系不同的经济根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事件

意义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达尔文进化论

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A理性化、科学化

B.理性化、人本化

C.宗教化、神本化

D.科学化、宗教化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对应不正确的昰

A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B.郭守敬的《授时历》

C.薄伽丘《十日谈》

D.卢梭的《论法的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