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天京保卫战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近代前期”“保卫国土”“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不令倭得”等信息可知,此事件发生在近代前期,为保卫国土坚决抵抗不让日本侵略者得逞,符合题意的是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反割台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查看答案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中写道:“《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这最能反映出清政府

A.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不顾民族利益

C.不认真履行条约

D.对世界势认识不明

 

查看答案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       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应为

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

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

 

查看答案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