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作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宗教改革。依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并不否认上帝,而是在信仰上帝中,否定的只是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由和主体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与宗教改革内容不符;A项题干材料并为体现。所以应选D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图片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

B.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查看答案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以德治醇化社会风气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阐述的根本问题是“众治”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查看答案

《易经》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列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含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