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
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13年7月23日,日本首相声称登陆钓鱼岛附近岛屿以显示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中的立场引起海内外华人的愤慨。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始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某位中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了如下评述:“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这位学者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容易造成集体暴政
B.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C.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
D.捍卫了真理,伸张了正义
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皇帝只有形式上的权力
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A.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B.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D.西方在华商品都靠中国人经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武宗在位期间(1307—1311),对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史称至大“惟新”。自大德六年以来物价急剧上涨,至元钞贬值发展到很难收拾的地步。武宗决心专任尚书省整顿财用,至大二年九月,诏行“至大银钞”,以新币一两兑换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至大二年,把海运粮数量再次大幅度提高,使京畿地区粮食供应的明显增加,使政府能够通过控制粮价保持市面的基本稳定,从而缓解币制改革对社会发生的冲击。尚书省臣执政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开辟财源,以增加国入。这一点与儒家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注重节流的观点正好相悖。儒臣们主张兴利不如除弊;“利源不可启,以其一启而不可复塞也”。因此他们从尚书省初建,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批评和阻挠这些理财措施的实行。至大四年正月,武宗死于大都,年三十一岁。继位的元仁宗罢尚书省。至大“惟新”政治全面推行不到一年半便遭到废止。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至大“惟新”的主要措施与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至大“惟新”的阻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