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荀子有著作传世。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荀子有著作传世。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如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55年间,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曾对赵国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礼法并用统一天下,施政用“王道”、“仁义”,礼义教化人们。 (2)特点:对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 成因:战国时期社会剧变,正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诸侯国招贤纳士,变法图强;思想界百家争鸣;荀子取各家思想之所长,融会贯通,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儒者法先王,隆礼义”“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可以概括出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礼法并用统一天下,施政用“王道”、“仁义”,礼义教化人们。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对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荀子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思想的突出特点成因:战国末年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取各家思想之长,融会贯通。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荀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德尔顿法”与“分赃制”在官员选用上的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德尔顿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该法则认为,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世界史知识,白拟一个具体论题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要求:对该法则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6年8月2日《伦敦新闻图片报》插图:李鸿章抵达英国,在南安普顿港上岸

材料二

李鸿章这次公费出差环球旅行,带着两个最主要的任务,其一是“结强援”,就是俄国。……李鸿章借祝贺沙皇加冕,与俄国商谈结盟抗日。结果被俄国人狠狠敲了一笔,《中俄密约》让俄国人可以在东北修筑铁路,并取得诸多特权,实际上控制了中国东北。李鸿章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游说各国“照镑加税”。……清政府希望李鸿章让洋人同意加税到百分之十。但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英美,李鸿章都没能做到——这本身就不是单纯靠外交手段可以完成的.

一李夏恩《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10月23日

材料三

在这次访问中,李鸿章向英人保证,一定会在中国大力引进铁路……慈禧太后:“洋人和你都谈了些什么?”李鸿章:“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在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中国有望与英国签订承建英国高铁二号线工程的巨额订单的消息传来时,网上很快出现了这个戏拟的笑话作为回应:(英国)女王:“你们都谈了些什么?”首相(卡梅伦):“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现在,中国不仅早已接受了西方来的铁路,甚至还将比原始铁路更为高级的高铁卖给一个世纪前曾将铁路推销给中国的英国。情势似乎完全反转过来。

一李夏恩《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10月23日

同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李鸿章出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结强援”对19世纪末的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中英“势似乎完全反转过来”?(10分)

 

查看答案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

主张得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C.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C.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