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胶州亡...

北京《晨报》发表了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的文章,该文沉痛叹息“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

A.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B.清朝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D.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五四运动。解题分析材料,依据“北京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分析,选项A、B不符合题目要求;选项C是造成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原因,但不是作者发出“叹息”的直接背景,应予排除,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查看答案

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权

C.租赁土地特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查看答案

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